→ 信息公开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最新项目更多>>

2022年度工作报告

2023-03-14 15:38


2022年,市慈善总会(以下简称总会)顺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新任务,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在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有力指导下,坚持政治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依法行善,依章程治会,聚焦“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慈善资源募集难中求进。三年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冲击,慈善募捐困难重重。尽管如此,2022年筹募善款善物总价值达3543万元,较2019年的1907万元增长近1倍,仅次于2021年度的5032万元,位列正常年份募捐总额第二。企业、社会组织冠名慈善基金继续保持增长,新设立2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1支、1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3支、5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1支、1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3支。截至2022年末,企业、社会组织冠名慈善基金已达62支,其中2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3支、10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6支、5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1支、100万元留本冠名基金22支,成为慈善资金的重要来源。通过开展“幸福家园”“医路同行”“童享阳光”全省项目联动、“慈善情暖江城”“‘善’泽江城”市区项目联动,倡议参与应急慈善、支持疫情防控,撬动区级慈善、爱心企业、社会资金近3000万元。

——“慈善项目库”初步建成。对已有慈善项目募捐方案进行优化,聚焦困难群众共性需求设计新项目,共编制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四大类12个子项目,初步建成“慈善项目库”,进一步完善了慈善资源供需对接方案。继续打造“慈善情暖江城”项目品牌,联合极目新闻共同举办“2022慈善情暖江城”暨极目社区公益行活动,得到了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的大力支持。

——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提速。采取降低设立门槛、给予资金配捐等措施,激励和引导各街道(乡镇)、社区(村)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着力发挥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在“五社联动”中的重要作用,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助力。自2022年下半年起,社区慈善基金新增92支,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慈善信息化手段日趋多元。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推进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化建设。开通“月捐”功能,101人(次)签署了电子月捐协议,形成了“直接捐、一起捐、结对捐、月捐”四位一体的捐赠模式。上线捐赠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物资捐赠意向、接收、管理全流程电子化。按期完成“基金账务管理服务优化项目”建设,该项目属于创新型技术应用,正在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慈善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门户网站界面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关注人数超过114万,较2021年净增5651人;微信公众号全年推送软文、海报133篇,关注人数稳定在147万上下。创新宣传形式,创办电子月刊,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受到广泛关注;开通微信视频号,先行制作4期视频,突出宣传爱心企业与善同行的故事,网民纷纷点赞和转发。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于第七个“中华慈善日”、第二个“湖北慈善周期间”,在400个小区的4188部电梯视屏中同步展播形象宣传短片。增进慈善文化交流,总会积极参与2022首届“中部善起”湖北基金会发展峰会及相关论坛,阐发文化交融主张;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所属非营利组织,腾讯公益基金会、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开展互学互鉴。加强慈善理论研究,发动武汉公益慈善理论与实务专家委员会入库专家参与编撰《武汉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研析慈善实践,强化理论指导,促进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

——慈善工作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坚持以章程为基本遵循,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会长会议、理事会议、秘书处办公例会制度要求,完备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具体事项执行程序,将“规范”的要义体现在组织建设、业务开展的各方面全过程。严谨办会的风格,被公益慈善同行所称道。

——慈善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慈善事业,《政府工作报告》对慈善事业发展给予了肯定。市局党组将召开年度慈善工作联席会作为一项制度性安排,推动总会工作与民政其他重点工作协同发展。以市政府名义出台的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件即将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这一例好极大地增强了总会抢抓机遇实现新发展的信心。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坚持服务为民,进一步提升慈善感召力。一是聚力扶弱济困。春节前夕,与新洲区慈善会联合举办“2022慈善情暖江城”暨极目社区公益行启动仪式,筹集900余万元爱心款物慰问困难群众。联合长江公益、市青少发展基金会发起“爱心队长”六一圆梦行动,发动600余名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和志愿者,捐赠款物超过150万元,深入60多所留守儿童学校,看望慰问留守儿童、病残儿童3万余人。联合市总工会、长江日报、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建设英雄城市·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公益行动,链接索菲亚家居、绿时代、旺旺集团等基金单位、会员单位的爱心资源,组织19场慰问活动,为2万余名奋战在高温下的城市建设者送去了清凉。实施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医疗赠药项目,为121名重病患者发放价值267万元的专用药品。索菲亚家居、普瑞眼科、绿时代慈善基金向全市首个面向老年人的关爱基金——市民福老年人关爱基金会项目捐赠款物近30万元。实施“‘心’动加油站”项目,九洲通、卓尔、龙源集团、索菲亚家居、普仁医院、绿时代、盛适邦、存济口腔、武汉烟草等会员单位共同捐赠42万元,为部分养老机构配置25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关注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上线“‘抑’路阳光”项目,携手苔米学院开展联合劝募,通过搭建信息平台、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患抑郁症青少年重新拥抱阳光生活。九州通、索菲亚家居慈善基金共同支出13万元善款,对一名家庭困难重伤少年进行了帮扶;江汉区民航里慈善基金广泛发动社区爱心力量,筹集11万余元,捐助一名低保家庭少女成功进行了肾移植。与武汉市广告协会、北京联慈健康公益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聚焦困难群体,合作慈善项目,协同开展慈善活动。二是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政社协商,市乡村振兴局动员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全市乡村振兴慈善基金。“武汉烟草精准扶贫资金”、九州通慈善基金支出176万元,支持乡村发展产业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三是开展应急慈善。四川泸定县“9·5”地震发生后,联合长江日报发出倡议,紧急开通“泸定加油 ‘武’来相助”公开募捐通道,募集39万余元,支援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和重建家园。四是支持疫情防控。接受武汉中百集团捐赠,向部分市、区养老机构送去了价值50多万元的生活物资和医用防护物资。武汉爱帝集团向工作在疫情防控前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部分困难对象捐赠了3万件、价值480余万元的短袖速干T恤。省阳光慈善物资中心向硚口、青山、新洲区捐赠228箱、价值51.75万元的医用防护服。为支持硚口、汉阳、青山区疫情防控工作,东方神农、武汉天垦、布衣行动、普瑞眼科等会员单位踊跃捐赠,同心战“疫”共克时艰。五是衔接政府救助。认真贯彻《市民政局关于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和要求,以“‘善’泽江城”联动项目为牵引,市、区慈善会共同发力,对23名罹患重特大疾病、经社会救助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较多的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每人2000元生活补助,合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二)坚持增加供给,进一步提升慈善服务力。一是构建“慈善项目库”。站在捐赠人的视角,以“总有一‘款’适合您”为目标,完善慈善资源供需对接方案,更好满足捐赠人的需求。二是扶持社区公益基金发展。投入30万元,对新设立的社区公益基金给予实时配捐和奖励性配捐,引领各区慈善会跟进,充分调动各街道(乡镇)、社区(村)设立社区公益基金的积极性。同时,对12支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志愿加油站”项目的社区公益基金给12万元的配捐。全市社区公益基金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五社”“动中联、联中动”的重要推力。三是推广慈善冠名基金。系统总结慈善冠名基金的特性、功能、设立流程、回馈捐赠人的内容及方式,在商谈合作时全面加以展示,便利捐赠人作决策。九州通、黄鹤楼酒业、回盛生物、市农商行设立千万元留本冠名基金,里德电力、爱莎教育、广州仁医惠民公益基金会设立百万元留本冠名基金,绿时代关爱基金将百万元留本冠名基金升级为千万元留本冠名基金。市社会工作联合会发起设立以遭遇困难的社工为关爱对象的“心之助武汉社工慈善关爱基金”。四是推介慈善信托。开展慈善信托知识宣传,推动这一创新发展慈善事业的新型方式被更多捐赠主体所了解,努力形成慈善事业发展新动力。

(三)坚持多管齐下,进一步提升慈善传播力。一是巩固自有宣传阵地。做好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运维工作,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传播慈善理念,树立正确导向。针对电信骗捐现象,及时发布声明,避免“爱心被消费”。二是编撰《武汉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着眼全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发挥枢纽型慈善组织作用,发动武汉公益慈善理论与实务咨询专家委员会入库专家参与,研析公益慈善实践,提供发展理论支撑,吸引各界关心关注。三是开通微信视频号。坚持高品质定位,用心用情制作短视频,突出宣传爱心企业的慈行善举,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先行制作4期视频,分别对武汉爱帝集团、黄鹤楼酒业、索菲亚家居、信义兄弟集团与善同行的事迹进行了宣介。四是开展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宣传。围绕“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主题,组织了一场慈善法规政策竞答活动,推送了一篇近三年的工作总结,制作了一部形象宣传短片并在武汉三镇400个小区的4188部电梯视屏中同步展播。

(四)坚持赋能增益,进一步提升慈善驱动力。一是党建引领慈善工作在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指导下,不断增强做好党建工作、建强秘书处功能型党支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按照“三会一课”要求开展学习教育,实现党支部和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双覆盖”。全体党员认真践行“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理念,守土尽责、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迎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二是加强内部规范治理。在爱帝集团、黄鹤楼酒业大力支持下,召开2次会长(扩大)会议,安排理事列席,达到了“议大事、搭桥梁、促交流”的目的。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通讯形式召开3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会员表彰暂行办法》《社区慈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理财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4项制度;对有关副会长、理事人事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依章程履行新发展会员入会手续。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积极落实与农行武汉分行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按期建成“智慧财务管理系统”,全部慈善基金实现单账管理、自动归账,实化了信息化条件下“慈善+金融”的融合方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同步增加“月捐”功能,4个慈善项目、2支慈善基金开通“月捐”通道,101人(次)签署了电子月捐协议。

综观2022年,我会聚焦“五个慈善”发展目标,难中求成,保持了稳步向上的态势,但仍需进一步提高慈善资源动员、链接、整合的能力,进一步发挥武汉慈善会系统“领军者”的作用,进一步丰富“互联网+慈善”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大慈善宣传的聚合效应。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我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起步之年。我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依法行善,坚持依章程治会,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奋力推动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一)围绕中心,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继续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力用劲,积极发挥慈善作用、贡献慈善力量。二是深刻认识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慈善组织担负的新使命新任务。三是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组织建设和业务开展各方面全过程,以党支部和党员个人“两个作用”发挥保障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守正创新,进一步加强慈善项目建设。一是在“调整”上着力,增强市、区慈善会共同实施慈善项目的联动性。二是在“巩固”上着力,加强慈善项目运营管理,坚持“实施一个、叫响一个”,倾力打造品牌项目。三是在“充实”上着力,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困难群体“急难愁盼”策划新项目,不断扩大“慈善项目超市”库容。四是在“提高”上着力,增加“指尖慈善”“微慈善”应用场景,拓宽互联网慈善筹募渠道,切实提高慈善项目募捐成效。五是在“策划”上着力,推进慈善活动项目化,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性,吸引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

(三)提质扩面,进一步做大慈善基金规模。一是力争实现量的增长。配合《武汉市社区公益基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接续给予配捐支持,引领各区完成2023年全市70%的街道(乡镇)设立社区公益基金的目标任务,鼓励更多街道(乡镇)、社区(村)设立社区公益基金。在商谈慈善合作过程中,积极动员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慈善冠名基金。二是力争实现质的提升。推动慈善基金由“重建”向“重管”“重用”转变,指导各设立主体规范运作,提升筹集资源能力、扩大资金来源,更好“动起来”、更快“转起来”,促进慈善基金作用发挥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贯通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五社联动”机制向纵深发展。三是继续优化服务。积极回应基金设立主体提出的合理需求,加强良性沟通,以诚心促交心、以诚心换真意,不断增强彼此的信任感,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四)宣传引导,进一步做好慈善文化传播。一是坚持不懈推广“人人皆可慈善”的理念,大力宣传慈善法规、慈善政策、慈善项目、慈善活动、慈善人物及慈行善举,助力武汉大爱之城建设。二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做好内容生产,创新宣传形式,整合宣传渠道,积极传递慈善好声音。加强宣传平台建设,运维好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形式新、内容实的慈善宣传报道活动,扛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三是探索设立一批“慈善空间”“慈善文化实践基地”,组织开展“慈善形象大使”评选、慈善箴言征集、慈善论坛等活动,大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四是充分发挥入库专家的优势和作用,组织编撰《武汉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3)》。

(五)规范运行,进一步加大自身建设力度。一是创造大抓学习的良好环境,重点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湖北省慈善条例》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全员在学法律法规、学政策文件的过程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增强狠抓落实、大抓执行的实践性和创造性。二是规范执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内部监督,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三是加强内控制度落实,严格规范财务收支手续,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不断增强捐赠款物接收、使用、管理的透明度,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四是大力发展团体会员,细致做好会员服务,增强会员入会的仪式感、履行权利义务的责任感,团结和凝聚广大会员(单位)的力量。五是组织建会30周年庆祝活动,回顾发展历程,前瞻光明前景,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武汉市慈善总会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高雄路105号3楼
电话:027-85729696 传真:027-85729696邮编:430015
法律顾问:武汉市易斯创律师事务所 周亚平
鄂ICP备1300137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16号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