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8:27
来源: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
“数字人才开放计划”是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携手腾讯公益于2022年共同发起,并联合全国十余所知名大学与媒体合作推出的人才培养公益项目。项目以公益组织领导者、公益组织传播负责人和公益媒体人为培养主体,致力于提供前瞻系统的公益课程和资源,助力公益力量提升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近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数字人才开放计划——省级慈善会负责人高级研修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顺利举办。
福建省慈善总会会长雷春美、海南省慈善总会会长陆志远、重庆市慈善总会会长刘光磊、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会长益西达瓦、广东省慈善总会会长卓志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慈善总会会长令勇等省、市慈善会系统主要负责人共三十余人参加研修班。此次培训持续五天,是全国首个针对省级慈善会会长、副会长等主要领导的研修班。也是腾讯公益数字人才开放计划在这一方向的首次探索。主办方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分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能力提升、实地考察四个部分,还安排了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等多样内容。授课老师包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也有慈善领域的知名学者,设置了《数字化助力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省域慈善事业发展现状问题》《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提升数字创新能力》等课程,加强研究式教学,引导学员围绕慈善事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讨论。通过搭建一个高端的学习和研讨的平台,增加主要省、市慈善会之间的交流,面向公益慈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慈善事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数字化治理能力、风险防控与舆情应对等必备的领导力,推动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班致辞中,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丁文锋理事长说到:“互联网领域的科技正在推动公益慈善创新发展,要主动运用互联网工具、数字化助手实现增效提速,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和腾讯公益共同启动了数字人才开放计划,支持行业人才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公益伙伴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迈向网络文明、数字文明的时代大潮中,公益慈善组织更要顺势而为,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推动数字公益转型,不断提高公益项目的有效性。”腾讯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在致辞中表示:“腾讯公益正在探索和策划区域性公益新模式,希望通过与慈善会体系形成合力,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创新衍生出多时、多地、多场景、多主题的有体系特色,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公益活动。”
结构化研讨,深度剖析区域慈善生态
开班第一课,丁文锋理事长以《数字化助力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主题讲座开场,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慈善组织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数字化助力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系统论述了新时代慈善组织数字化发展的背景、目标、方法论及具体手段。他认为:组织数字化转型是发展理念、组织方式、业务模式、经营手段等全方位的转变,是根本性的战略转型,需要从全局出发,坚持系统观念。数字化唤醒的是灵魂,是“灵魂深处要改革”。基于全方位的数字化战略,需要从战略到运营,从前端到后端,从客户端到运营端,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调整组织架构,建立相应制度,转变组织文化和理念,使数字化转型一步步落实到位。
结构化研讨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张晓青副秘书长导入,四组学员分别围绕“慈善会开展互联网募捐的经验与难点”、“慈善会在区域慈善生态中的定位和作用”、“如何结合当地实际需求,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品牌项目”等6个问题开展研讨。经过热烈讨论,4个组分别就研讨内容进行了汇报,不同地方的慈善会就共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提出了问题和挑战,总结了经验及模式。
现场教学,解读互联网数字创新力
第二天下午,全体学员前往腾讯公司北京总部,参观腾讯数字化展厅,并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同仁进行业务交流,交流会由腾讯基金会刘洲鸿副秘书长主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葛燄秘书长在欢迎致辞中讲到:“腾讯一直在践行科技向善的使命和愿景,希望通过创新科技以更好的产品服务用户,腾讯公益平台希望用技术创新连接越来越多的慈善项目,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为公益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不断放大关爱的乘数效应。”
▲腾讯基金会葛燄秘书长致欢迎辞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介绍了腾讯基金会的业务逻辑和产品规划。作为中国首家互联网企业发起的基金会,腾讯基金会以“做美好社会的创连者”为愿景,以“践行科技向善,用公益引领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为使命,积极推动互联网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基金会,为社会创造可持续社会价值。截至2023年10月25日,超过8.5亿人次网友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款总额超过291亿元;惠及约13万个公益慈善项目。腾讯公益努力打造可信赖的数字化公益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整体数字化服务能力,降低参与门槛让人人可公益,共建行业数字生态。
▲研修班学员们体验AI辅助驾驶汽车
通过参观腾讯数字展厅,学员们了解到腾讯的发展历程,云计算、大数据等服务,体验数字技术在生活、生产等各个场景中的应用。对于数字创新和大数据对传统生产、生活的颠覆,学员们都赞叹不已。“如果公益慈善能够借助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这些技术,那么现在的慈善事业的效率和透明度会大大提高,面貌会大为改观。”
▲研修班学员在腾讯数字展厅前合影
专题讲座,中国特色慈善事业之辨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的思考”为主题,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剖析。他讲到,当前阻滞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尚未形成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理论共识,进而影响到中国特色慈善机制与实践模式的成熟,以及慈善政策体系的完善。”他认为,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应当形塑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需要遵循古今中外慈善活动普遍遵循的公益、自愿原则,坚守现代慈善普遍具备的平等、法治特征;另一方面还要注入中华慈善文化并与现行制度融为一体,即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主导下,以扶弱济困、弘扬公益、服务社会为底色,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最高目标追求。同时,现代慈善事业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进步,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来促使慈善事业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郑功成教授作专题讲座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专题讲座。他认为,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社会组织是特别角色,有特别作用。社会组织介于国家政府组织和市场企业组织之间的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制度环境相对友好,这个机制可以成为热衷公益慈善的人们参与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普通人价值和梦想的可行途径,这也是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马庆钰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紧扣主题,受到学员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
本次研修班持续五天,既有思想的解读、基本理论教育,又有专业能力提升,还安排了结构化研讨、现场教学等多样的内容。经过本次研修,各位学员都收获颇丰,既有思维的拓展、也有理念的更新,既有实景的体验、也有能力的提升。在结业式上,来自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的益西达瓦会长讲到:此次培训内涵丰富,立意高远,第一次非常系统地接受中国慈善届理论权威的讲述,感受到了慈善行业专家学者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对当前慈善公益工作的提升有较强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共同推动慈善事业能够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联系中国实际建立共识,形成慈善话语体系;二是要共同推动慈善法的修订完善,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做好反馈;三是联系各省慈善会共同搭建平台,建立慈善会行业生态。湖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郭志高、陕西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强翠萍、山西省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赵晓蕾分别代表各组进行了发言。
丁文锋在结业式上表示:“这次会长研修班是首期,今后还会持续、定期举办,逐步形成常态。希望各位学员在工作中,既坚守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心,扎根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实践,又勇于创新、善于运用数字化信息革命的先进成果,让慈善会在建设智慧社会过程中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地方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由于网站流量大,实时数据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