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17:52
来源:新洲区民政局
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武汉市新洲区慈善会以“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为核心主题,紧扣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工作要求,在湖北慈善周期间精准策划并落地四场特色慈善活动。从助学济困到乡村关爱,从企业担当到尊师重教,一系列举措让慈善温暖遍布城乡角落,累计吸引超1500人次参与,直接帮扶困难众、师生等超600人,现场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册,媒体报道覆盖超10万人次,成功营造“人人关心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8月29日,武汉楚醇香贸易有限公司通过新洲区慈善会捐赠10万元爱心助学金,专项用于帮扶区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低保户家庭的高中毕业生,助力26名准大学生顺利迈入大学校园。作为“慈善文化进企业”的典型实践,该企业长期以“金显恩基金”为公益平台,累计已捐赠百万元,形成“安老扶幼、助学济困、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支持,投身慈善是我们的责任。”公司负责人在捐赠现场承诺,未来将继续依托基金平台,为困难群体传递温暖。来自特殊低保家庭的受助学子王同学动情表示:“这笔助学金不仅解了入学经济难题,更让我感受到社会善意,未来我一定会把这份爱心传下去。”新洲区民政局与慈善会同步表态,将确保善款精准、高效送达受助学生手中。
9月1日,新洲区慈善会“问津教育基金”在徐古街举办公益讲座暨捐赠表彰活动,潘塘籍新洲一中杰出校友匿名捐赠26万元,专项奖励徐古街、潘塘街的优秀中考毕业生。活动现场,“中考拔尖学生”“中考优秀学生”等荣誉依次颁发,潘塘街学生代表管凌云手持证书坚定说道:“这份鼓励,会变成我们往前冲的劲儿!”
表彰结束后,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李伟以“成长与写作”为主题开讲,结合自身创作经历与学子互动,让乡村孩子感受到了文学魅力。
“问津教育基金”由新洲一中及该校1987级经济学家巴曙松教授等校友于2023年倡议设立,截至目前已资助学生超千人,捐赠金额逾百万元,此次活动既是“慈善文化进乡村、进家庭”的深化,更让“助学、奖优、济困”理念扎根基层。
9月3日,新洲区民政局、潘塘街道、区慈善会联合在潘塘街井边村村委会开展慈善主题活动,为300名困难群众送去总价值2.43万元的“爱心大礼包”,覆盖分散特困人员200人、孤寡困境老人72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人、困境儿童26人。礼包内大米、花露水、金银花露、风油精等生活及防暑物资一应俱全,精准匹配夏日需求。
活动不仅限于物资发放,工作人员还分组开展“关爱探访”,上门为困难群众检查居家安全,宣传防暑降温、饮食卫生、用火用电及未成年人防溺水知识。“大米够吃一阵子,防暑用品太暖心了!”78岁的孤寡老人张奶奶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潘塘街道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将慈善服务与基层治理结合,让“慈善文化进乡村”真正落到实处。
9月5日“中华慈善日”当天,武汉市裕亚公益基金会联合新洲区慈善会在徐古街举办爱心助学暨宣传活动。武汉裕亚置业集团现场捐赠善款22万元,分六轮开展表彰:为高考前五名、高考优胜奖学生颁奖,为困难学子提供资助,为9名优秀教师、9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授予荣誉。湖北立旺食品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向新洲区慈善会捐赠价值7.5万元爱心物资。
徐古街捐赠助学活动中,新洲区民政局向裕亚集团授予“爱心企业”证书。裕亚集团总经理唐怀江表示,企业将持续践行社会责任,让慈善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受助学生代表周悦琪哽咽发言:“感谢社会帮助,我会带着这份爱努力学习,将来回报家乡。”此次活动将“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公益力量。
此次“湖北慈善周”及“中华慈善日”活动,新洲区系列活动层层递进、各有侧重,既依托企业力量拓宽慈善边界,也通过基层服务打通慈善“最后一公里”,更以教育公益传递长期向善理念。新洲区民政局局长袁劲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慈善文化“五进”活动,挖掘更多基层慈善典型,讲好新洲慈善故事,让“汇聚向善力量,共创美好生活”的主题深入人心,推动慈善事业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温暖底色,进一步完善慈善资源对接机制,推动更多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慈善服务,重点向乡村振兴、困境群体帮扶等领域倾斜资源,让慈善成为新洲区民生保障的重要补充力量,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由于网站流量大,实时数据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