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8 14:37
来源:襄阳市慈善总会
文章来源:襄阳市慈善总会
在2025年高考录取季即将来临之际,16日,襄阳市民政局、教育局、融媒体中心、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红十字会、残联等八部门共同启动了“襄阳圆梦·圆梦向阳”慈善联合助学工程。
市民政局副局长施海潮介绍说,与以往的助学活动不同的是,该助学工程在市政府的统筹下打破了单一部门壁垒,形成精准分工协作机制。
民政部门牵头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重点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为符合条件者提供最高1万元/学年的持续性资助;教育部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涵盖义务教育困难生生活补助、高中免学费、中职助学金等11类帮扶项目;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分别开展“金秋助学”“希望工程”“金凤工程”,面向困难职工子女、本科新生、女大学生提供3000元-5000元/人的一次性助学款。
该工程还突破传统资金资助局限,构建了生活保障、能力提升、健康护航、精神关怀、就业衔接的“五维支持体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升级,比如残联按学历梯度发放1000-4000元残疾大学生就学资助;红十字会为白血病、先心病患儿提供专项医疗救助金;总工会实施“阳光就业援助”,为困难家庭毕业生提供一对一职业辅导.......
该工程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其中雲毅慈善基金会捐赠百余万元,联合市慈善总会、市融媒体中心、襄州区慈善会共同开展“毅”起圆梦百万托举计划;广汉公日新教育爱心基金及多家爱心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将开展助学活动。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曹黎说,此次八部门携手助力贫困学子求学,既是兜牢民生底线的务实之举,也是为襄阳高质量发展筑基赋能的温暖工程,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将以“全覆盖”为目标、“树榜样”为导向、以“暖人心”为内核,打造可持续、多维度的助学模式,托起万千学子的梦想之光。
助学金即申即享,“毅”起圆梦百万托举计划全学段覆盖
今年襄阳的助学活动不仅有八大部门联手推进,而且执行模式也实现跨越式升级。由襄阳市慈善总会、市融媒体中心、襄州区慈善会、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的 “‘毅’起圆梦百万托举计划”,已筹集善款107万元。
该项目首创“全学段覆盖+即申即享”资助模式,并推出 “爱心配捐翻倍”机制,全面激活社会公益力量。
善款精准滴灌,三类学子受益。36万元用于基础教育夯实根基,按照每校6万元标准,定向资助襄州区峪山镇中心学校、黄龙镇中心学校、张家集镇中心学校、石桥镇中心学校、石桥镇第二初级中学、黄集镇中心学校等6所乡镇学校,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子。
36万元赋能优质高中,瞄准拔尖人才培养。按照每校9万元标准,重点支持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襄阳六中、襄州二中等4所普通高中,提升区域高中教育质量。
15万元助力大学新生扬帆启航。聚焦高考升学关键点,将于高考放榜后,按每人5000元标准,资助30名以农村户籍为主的优秀准大学生,切实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首创即时通道,全天候守护成才路。20万元作为动态应急成才专项资金,打破传统助学时间限制,随时接受申请或推荐,情况确认后72小时内兑现资助。
该资金重点覆盖困境帮扶类、英才激励类两大特需群体:前者系因突发疾病、家庭重大变故等不可抗力导致学业难以为继的学子;后者为在国家、省、市级重要竞赛或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子。资金面向全龄段开放,资助额度灵活,视具体情况提供每人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支持。
雲毅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姗月说:“作为植根襄阳本土的慈善基金会,我们心系家乡学子。即时申领机制的设计,就是要确保在孩子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刻,支持‘零延迟’抵达!”
全民公益赋能,“小善举”撬动“大爱心”。为畅通社会爱心渠道,市融媒体中心将携手市慈善总会设立公益基金,广纳市民点滴善意,雲毅慈善基金会同步启动配捐机制。
由于网站流量大,实时数据加载慢,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