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1:27
来源:江汉区慈善会
文章来源:江汉区慈善会
病房里的“彩虹快递员”
——民意街道“童也・青年美术工作室”志愿服务队
在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科,总有一群身背画箱的“彩虹快递员”准时出现。他们打开颜料盒的动作,常引得苍白的小脸从被窝里探出来——这是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教师张萍和她的团队在配送“艺术止痛药”。他们用艺术的力量化作慈善的暖流,在孩子们被病痛笼罩的世界里撕开一道透进阳光的缝隙,让善意在病房的每个角落落地生根。
病房里的慈善微光
民意街道“童也・青年美术工作室”志愿服务队
在武汉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科,总有一群身背画箱的“彩虹快递员”准时出现。他们打开颜料盒的动作,常引得苍白的小脸从被窝里探出来——这是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教师张萍和她的团队在配送“艺术止痛药”。他们用艺术的力量化作慈善的暖流,在孩子们被病痛笼罩的世界里撕开一道透进阳光的缝隙,让善意在病房的每个角落落地生根。
纸花绽放的生命信号
2024年6月28日,是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的“童也·青年美术工作室”志愿者们第一次踏入协和医院儿血科病房的日子,也是他们慈善服务的起点。江汉区妇联、江汉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陈玥老师,通过前期与协和医院社工部、协和医院儿血科调研对接,形成了需求清单。稚美幼儿园的“童也”志愿者团队与民意街道社工站协同配合,全身心投入到服务中来。那天,7岁的白血病患儿小宇正孤零零地坐在医院的病房学校的课桌旁,化疗不仅带走了他的头发,也让往日里活泼好动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志愿者们带来的彩纸和黏土,起初并没有引起小宇太多的关注,他只是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便又低下了头。“你看,这朵纸花可以像你的帽子一样戴在手指上哦。”志愿者李老师没有放弃,她蹲在小宇床边,耐心地用皱纹纸折出一朵康乃馨。或许是老师温柔的语气起了作用,小宇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慢慢捏起胶水,小心翼翼地粘住花瓣。当那朵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些歪歪扭扭的纸花终于“绽放”在指尖时,小宇的眼里闪过了一丝久违的光亮——这是他住院半个月来,护士第一次看到他露出笑容。
这场《谁动了我的冰激凌》手工课,是团队精心设计的开场。他们提前一个月备课,将剪刀换成圆头款,分解制作步骤,控制单次活动时长,一切都为了适配患儿的身体状况。当孩子们用黏土捏出五彩“冰激凌”时,病房里充满了久违的笑声。一位妈妈悄悄抹去眼泪:“好久没见孩子这样开心了。”
此后,每两周一次的美育课成为协和医院儿血科病房学校的固定课程。国庆前夕,志愿者们带来红色卡纸,教孩子们制作“生日蛋糕”为祖国庆生。10岁的丹丹因化疗手臂无力,志愿者便握着她的手一起剪裁。当成型的蛋糕缀上五角星时,丹丹轻声说:“等我好了,想把这个送给护士阿姨。”这份由受助到给予的转变,正是慈善最美的回响。
树叶里的生命光芒
深秋时节,团队策划了树叶DIY活动。志愿者们利用周末走遍江汉区公园,精心挑选树叶并塑封处理,只为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活动当天,发烧的朵朵情绪低落,志愿者王老师没有强求她参与,而是陪她静静看窗外的落叶:“你看那片枫叶,像不像小金鱼的尾巴?”后来,朵朵用枫叶拼贴出“会飞的鱼”,她笑着说:“鱼能游出病房,飞到外婆家。”慈善的魔力,正在于让困境中的孩子重新拥有想象的翅膀。
令人欣慰的是,朵朵在身体状况好转后,主动提出要帮志愿者一起准备材料。她要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小病友:“你看,我也可以做漂亮的小鱼!”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病情稳定后加入“小助手”行列,帮助分发材料、安慰新来的伙伴,从被帮助的人成为照亮他人的微光。
慈善的温情刻度
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的“童也”团队的慈善之路,在街道社工站的专业指导和支持下,运营得更项目化、规范化。在此期间,稚美幼儿园尹燕玲园长还邀请区妇联来学校做调研指导,就项目资源对接及服务完善化提出了更多改进思路。这也是江汉区“政府引导、社工支持、志愿者参与”慈善网络的生动实践。从不知如何设计课程,到在社工帮助下细化安全预案和情绪支持方案;从单纯开展活动,到建立记录孩子成长与善意变化的“慈善成长档案”,这里面不只是记录孩子们完成的作品,更写下了诸如“小宇今天主动换了三种颜色”“丹丹愿意把作品送给病友”这类被善意改变的细节,成为慈善服务成效的生动注脚。
一位医生参与活动后深受触动:“你们的病房学校——美育系列课程能缓解孩子的焦虑,对孩子配合治疗也会有较大帮助。”在专业指导下,团队开始学习病患儿童心理知识,请护士培训应急处理,让课程从“玩得开心”升级为“疗愈心灵”。
数字背后的温暖力量
自项目启动以来,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童也·青年美术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已18次走进协和医院血液科“病房学校”,累计组织志愿者54人次参与服务,奉献志愿服务时长约162小时。通过这些活动,团队已为200余名血液病患儿带去了艺术温暖,累计服务超600人次。据估算,这些活动同时惠及200多名患儿家长,服务家长总人次也超过600多人次。这些数字不仅记录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更见证了善意与陪伴如何在病房中汇聚成希望的光芒。
在江汉区的慈善地图上,民意街道稚美幼儿园的“童也・青年美术工作室”或许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但那些在病房里绽放的笑容,那些被画笔点亮的瞬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慈善并非一定要惊天动地,当平凡人用真心浇灌善意,就能在困境中种出希望的花。
由于网站流量大,实时数据加载慢,请耐心等待